消毒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基石,新冠疫情爆發后至今,消毒又成為官方和民間的重點關注對象。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于2月18日印發了《關于印發消毒劑使用指南的通知》,一時間消毒產品供不應求。在隨后的戰疫進程中,各種類型的消毒劑也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
武漢疫情期間,工作人員消毒街道。來源:新華網
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消毒產品中,含氯消毒劑是當仁不讓的主力。其中二氧化氯作為針對物體表面和空氣的產品,受到了廣泛青睞。國家衛生健健康委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都推薦其用于醫療機構的日常消毒工作。
很多人都聽說過,細菌和病毒能夠產生耐藥性,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根據檢測結果選擇藥物。但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時,為什么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能夠使用二氧化氯作為消毒劑進行殺滅呢?其原因是科學界已經明確了二氧化氯的作用機制,它的強大氧化能力使其成為一款廣譜高效消毒劑。
從結構上看,二氧化氯是由兩個氧原子和一個氯原子構成的簡單無機物分子。該結構導致分子外層始終存在一個高能未成對電子,使二氧化氯具有高度的氧化活性。因此,二氧化氯能夠高效的破壞微生物主要結構成分:蛋白質、核酸和膜脂質,破壞其結構,使其失去活性,從而殺滅微生物。
二氧化氯分子結構
二氧化氯消毒機制。來源:nanoclo2.com
我們回到開始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知道二氧化氯能夠殺滅新冠病毒呢?首先我們知道二氧化氯對于其靶標(蛋白質、核酸和脂質)的破壞是廣譜的、無差別的。其次,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雖然擁有千奇百怪的形態,但其基本結構和組成部分仍是高度一致的。因此,
微生物的基本結構。細菌(左)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脂質),細胞質(多種蛋白質大分子)和染色體DNA(核酸);真菌(中)的組分與細菌大致相同;病毒(右)則由包膜(envelope,脂質)、衣殼(capsid,蛋白質)和基因組(DNA或RNA,核酸)組成。
新冠病毒雖然肆虐全球,但其結構卻非常保守,與其家族中的其它兄弟姐妹并無二致。
冠狀病毒家族成員與分類。來源:騰訊醫典
新型冠狀病毒外觀示意圖
為了驗證協心健康出品的二氧化氯消毒凝膠的消毒效能,我們選擇了上圖中新冠病毒的一位表哥-人冠狀病毒Hcov-229E,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微譜技術”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該產品的抗病毒活性率大于99.99%。